武汉警方破获组织考试作弊案 重金买作弊工具答案却是网上拼凑的

 

作弊设备形似橡皮擦,磁性耳机仅米粒大小,可置于耳道内听取答案,花了数千元购置上述全套设备,考生还是没能通过考试。原来,所谓的“研究生考试答案”均是网上东拼西凑而来。记者从江岸分局获悉,民警从网安支队反馈的线索着手,深挖出一个组织考试作弊的团伙,并远赴山东将提供答案的上线抓获。

2018年12月,全国研究生统考即将开始之际,武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巡查时发现一条可疑线索,迅速反馈给了江岸分局。后湖派出所受理案件后,迅速组织警力排查嫌疑人,一个名叫晏某的男子进入警方视线。

后湖派出所民警罗飞介绍,晏某24岁,大学文化,家住江岸区后湖街一小区内。2017年他参加研究生全国统考,但没考过。民警发现他近期频繁与其他考生接触,还前往山东高密与另一组织考试作弊的嫌疑人接触,有极大作案嫌疑。2018年12月21日,民警依法传唤他到后湖派出所接受询问。

面对民警掌握的证据,晏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。原来,他为了通过2017年研究生考试,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“枪花”的网友,对方信誓旦旦地承诺自己的作弊器材隐蔽性强、答案正确率高,在与卖家完成交易后,他迫于监考的压力最终放弃了作弊。2018年研究生考试临近,他在考试交流QQ群里认识了3名好友,在交流中晏某向他们暗示,自己有路子可以弄到考试的答案。

“我要英语1、英语2、政治3门公共课的答案,一共多少钱啊?”一位网名叫“泥泞”的人问道。晏某马上询问“枪花”,对方给出的报价是5000元。“3门一共8000,器材需要额外购买。”晏某想从中盈利,给出了这样的报价。最终“泥泞”通过讲价,付给晏某5850元,晏某承诺12月22日考试当天,会把“枪花”和“泥泞”拉到一个QQ群里,答案发到群里后,“泥泞”找朋友将答案转化为语音,并发送到考场内的无线接收设备上。

谈成这笔生意后,晏某并没有收手,他通过不法渠道购买了作弊器材,加价转卖给了“枪花”介绍的另外两名网友。在晏某家中,民警查获了一套作弊器材。12月25日,购买答案的“泥泞”到案。该男子名叫张某,今年29岁,他交代自己找晏某购买答案后,还通过其他渠道弄了一套作弊器材。在12月22日、23日,他在群里收到了“枪花”发来的答案,再用事先准备好的作弊器材发给了考场内的宋某。但由于该答案的准确率不高,宋某并没有通过研究生考试。

抓获了“中间商”晏某和买家张某,民警将上线“枪花”作为下一个目标。2019年1月8日早上8时许,专班来到山东高密,将“枪花”徐某抓获。该男子今年39岁,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。2017年在高密待业期间,他想起组织考试作弊能赚不少钱,就从网上东拼西凑了一份所谓的“研究生考试答案”,做起了无本取利的买卖。

徐某、晏某、张某3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拘,检察院以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对徐、晏二人批准逮捕;法院审判认为,被告人晏某某、徐某非法出售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答案,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出售答案罪。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、充分,对于违禁品,予以没收;对于被告人晏某某、徐某违法所得,予以追缴。

根据被告人晏某某、徐某犯罪的事实、犯罪的性质、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三款、第六十四条、第五十二条、第五十三条之规定,判决如下:

一、被告人晏某某犯非法出售答案罪,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;

二、被告人徐某犯非法出售答案罪,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。

(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黄赤橙 唐时杰 李振楠)

(摘自新华网)

 

点评:

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、研究生招生考试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属于“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”,刑法修正案(九)及其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,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、非法出售、提供试题、答案罪、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等其他犯罪的,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。考试测评没有捷径可走,所谓“考试包过”“标准答案”都是犯罪分子的诈骗诱饵,唯有努力学习、认真准备才能顺利通过考试;提升学历值得肯定,但是考试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万不可取,不仅断送学业前程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。

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,各大高校在注重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、法律法规、心理健康等素质教育,加强学风建设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,自觉做到遵纪守法。学校对于考试作弊的行为要以高压监管态度,做到零容忍、严惩治,让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,杜绝想走捷径、误入歧途的情况发生,还广大寒窗苦读的学子风清气正的教育、考试环境。


Baidu
map